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已經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討論,海外經濟學家和觀察家紛紛在第一時間發表看法。不過,與會前較高的論調相比,國際分析人士對會後公報的解讀存在分歧,還有人認為公報內容不夠具體,不及預期。
    其實對中國來說,無論是“不虞之譽”還是“求全之毀”,都是其經濟重要性的反映,應以平常心對之。國際社會對這次會議前前後後高度關註的現象本身,也是中國經濟影響力的重要體現。
  要深入理解三中全會公報所釋放的改革信號,需提防兩種誤判傾向:其一,是不切實際地希望中國全部改革難點能在三中全會“畢其功於一役”;其二,是在未獲取全面信息的情況下過於草率地對中國改革失去信心。
  在會前,海外分析普遍將關註焦點集中在金融、土地、戶籍、國企和財稅等領域,並期待三中全會能立刻拿出具體明確的改革措施。由於公報對金融、戶籍等領域的改革著墨不多,引發部分猜疑。然而,這種過高、過細的預期本身,就是對中國經濟的一種誤解。從過往看,三中全會一般只做綱領性部署,鮮會涉及具體改革措施,通常只是開啟一系列改革的大幕,而不會將整套具體改革措施“和盤托出”。例如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兩年後,包產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才確立。
  因此,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報道稱:“公報未包含細則,不應被視為一個令人失望的結果。”美國一位知名中國通、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迪也認為,公報已指明瞭改革方向,公報中的綱領將有待更多具體內容來填充。
  事實上,不少海外媒體和分析人士已註意到這點,並開始將關註方向轉移到即將發佈的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上,以及未來可能出台的更多細節改革措施。
 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資深中國經濟研究員杜大偉說:“三中全會公報中加快改革的意圖十分明顯……儘管有些領域的改革沒有詳盡描述,但未來一段時間將逐步明確。”他認為,這些領域可能包括戶籍、土地和金融市場改革。
  雖然海外輿論對會後公報的反應存在分歧,不過總體上對中國改革前景依然樂觀。應該說,三中全會公報突出強調了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“決定性”作用。在這一市場化改革方向下,應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抱有堅定信心。但同時也應意識到,全面系統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,“穩中求進”的改革基調不會變化。因此,在對中國經濟擁有信心的同時,還應對中國改革抱有更多耐心。
  正如瑞銀全球資管首席策略師愛德華·邦對記者所言,從全球大圖景看,隨著美、歐、日經濟起伏,未來3到5年內全球經濟版圖或將出現新變化。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的“時機”非常好,中國決策層需更審慎地把控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全局,為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謀算長遠。據新華社
  ■聲音

  市場“決定性”可理解為發信號
 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甫一公佈,就成為國際關註重點。而在這個重點中,市場的“決定性”作用成為幾乎所有國際媒體和觀察人士聚焦的一個關鍵詞。看似“巧合”,實則不然,這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改革的共同“興奮點”。
  “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”——這一來自公報的闡述令外界矚目的原因,在於中國經濟改革的一個核心就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。
  這一市場“決定性”的提出,將助推中國經濟從舊有的要素投入模式向效率驅動模式轉換,從而為“新的增長動力從何而來”的問題帶來答案。
  有國際觀察家註意到,在約5000字的三中全會公報中,22次提到“市場”。除了數量可觀,敏銳的海外人士更捕捉到關於市場表述的重要細節變化。
  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則認為,中國政府承諾讓市場起“決定性”作用,可以理解為發出信號: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將結束政府影響價格形成的做法。據新華社
  公報很多表述其實是“虛實相濟”
  “在很大程度上,中國目前的經濟改革是治理的創新和實踐。”海外媒體曾這樣論述。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則以近十處“治理”作出回應。從統治、管理到治理,海外媒體和專家不僅註意到中國決策層執政思路表述的些微變化,更據此感知中國未來社會經濟改革的溫度和方向。
  全會公報指出,“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,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”,“必須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、整體性和協同性”。不少海外媒體註意到,中國執政黨關於國家治理的很多提法都是首次出現。
  “從會議公報看,中國完全展示了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性政府轉變的決心。”委內瑞拉經濟學家路易斯·奧利維斯說。
  日本大和總研常務理事金森俊樹告訴記者,公報雖然沒涉及太多具體經濟改革政策,但已明確展現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意願。一些海外媒體註意到,公報很多表述其實是“虛實相濟”,既有“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”等重大定性描述,也有相應的制度和體制設計作為支撐。據新華社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d41ldyh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